剧透宝讯 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上映以来,连续11天票房破亿,截至发稿,票房突破17亿,持续领跑暑期档,票房和口碑双赢,其对于历史场景的像素级还原获得观众好评。本期《中国电影报道》“幕后”板块邀请到影片美术指导李安然,分享影片中被战火摧残的南京城,血流成河的场景是如何营造的。 对于这样一个比较沉重的题材,在美术设计上,按照历史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去推进整个方案,拔地而起建造了一个南京城。李安然说,“首先我想呈现一个昏暗破碎的南京城,比如堆积如山的尸体、破碎的城墙、被轰炸的残缺的建筑,还有血流成河。” 整个场景的规模大概有3万平左右,既要有破碎感,又要让观众感觉到这些街道是南京城老百姓真实生活的状态。“比如有鞋店、茶楼、饭店、服装店,包括我们查到当时南京有一个五和酱园,南方的各个地方几乎都有这种酱园,所以就呈现出来了,我觉得这样能更有代入感。” 这是特意为这部电影营造的一个氛围,每一处都面目苍夷。 “日军庆祝胜利的画面是我们从历史照片上去还原的。包括城墙,当时真的有一个城墙被炸出了一个缺口,城墙的外面我们也建了一些废墟。” 这是很著名的一张照片,日军入城仪式,也是1:1像素级还原。 “包括两侧破碎的广告牌,印象比较深刻的广告就是挹江门。我们做了好多这种标语,用大字写,它也呈现出来一种秩序感和形式感。” 要呈现好这些细节琐碎的场景,就是要把建筑物的残破生态营造出来,再用大量的百姓生活的陈设道具,去丰富这些细节。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——血河。李安然解释,这是影视城里的一条河,,可以控制,所以用了真实的、带环保属性的染料,把这条河做成了红色的。一开始稍微试了一下,发现它的色彩和范围并不够,逐渐加到画面理想的状态,电影才开始拍摄。 “还有一场戏是在一条江,那个是我们真正去南京找到了那么一个场景。那里应该是一个水源地,我们考虑到这些因素,最后还是选择了视效。” 可以看出,这次在影片中美术似乎做得比较克制。比如,在照相馆里,虽然是暖色,但美术部门会尽量用低饱和的一些颜色去处理,并没有用一些民国当时比较普遍的彩色玻璃去营造氛围,来体现它的豪华。 “照相馆基本上没有原型,其实是根据我们搜集到的资料,拼凑出来的这么一个南京街道的照相馆。它是数一数二的一个照相馆,所以我们在内部的装饰上还是比较考究的。” |
原标题:【连续11天破亿!《南京照相馆》如何还原真实历史】 内容摘要:剧透宝讯 电影 《南京照相馆》 上映以来,连续11天票房破亿,截至发稿,票房突破17亿,持续领跑暑期档,票房和口碑双赢,其对于历史场景的像素级还原获得观众好评。本期《 中国电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jutoubao.com/dianying/31250.html; 免责声明: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
RSS网站地图|sitesmp地图 |移动端sitesmp地图
Copyright ©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