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创作过程中,团队故意放掉了一部分喜剧技巧,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。因此如果仅把《戏台》当做一场喜剧戏曲来看,在陈大愚看来多少有些可惜,他眼中,这是一个可以给人莫大鼓舞的故事: “每一个角色的决定都是另一个我的另一种可能性,命运和命运之间的碰撞是不可抵挡的,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作品。” 2 从话剧舞台广受欢迎到被搬上大银幕,《戏台》前前后后经历了超过7年时间。期间,周围人和身为导演的陈佩斯都有过“掂量”,最终把它“磨”成了电影。 回复网友们对影片和陈佩斯的关注和关心时,陈大愚真诚的说,“我们做后辈的,尽量让他不受外力束缚,帮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” 从第一次亮相小剧场至今,陈大愚在这个舞台上学习和历练了近15年。作为演员,他自认算是抗压能力比较强的:“每场演出前,那么多人盯着你,那么多机位等着你,演不好、不抗压,那就完了,崩溃了。” 虽然陈大愚自我调侃是练成了“厚脸皮”,但当他认真埋头在剧场历练四五年——茶水、场记、音效、热场,再到赢得小角色机会,他的这一切努力都被陈佩斯看在了眼里。 2022年,父子二人终于在《惊梦》的舞台上同台。而拍摄《戏台》的过程中,陈佩斯更是在徐明礼一场“敬礼戏”后感慨,在陈大愚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。 对于话剧,陈大愚想要一场场踏踏实实演,把戏做实做好。而如今,随着观剧群体的扩大与年轻化,他也看到了戏剧影视化的趋势与可能:“不光是《戏台》,我们还有《惊梦》《阳台》很多优秀的作品,我觉得都可以做这种尝试。” 当然,这一次创作、宣传《戏台》,陈大愚最深刻的感受,还是看到了父亲在专业上更加丰富、立体的状态与模样。 尽管时隔30余年才再拍电影,但陈佩斯在片场的控场能力、调动能力还是震撼了他。 路演过程中,和不同年龄层的影迷面对面,陈大愚也真正理解了创作者与观众双向奔赴的“含金量”。 “这份喜爱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他的艺术作品的质量给观众是有保证的。”陈大愚谈到这份期待与支持时说,“他一直用他的行动贯彻尊重观众,观众自然就尊重我们的戏剧。” 短视频/言寺、獠牙牙 采写/獠牙牙 |
原标题:【陈大愚:用15年获得陈佩斯认可,他终于圆梦了!(2)】 内容摘要:整个创作过程中,团队故意放掉了一部分喜剧技巧,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。因此如果仅把《戏台》当做一场喜剧戏曲来看,在陈大愚看来多少有些可惜,他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jutoubao.com/dianying/29872.html; 免责声明:剧透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
RSS网站地图|sitesmp地图 |移动端sitesmp地图
Copyright ©copy 2025 剧透宝版权所有鄂ICP备2022012449号-5